爱客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热点新闻、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11-20 22:48:27
好医生 http://ask.39.net/question/11458380.html
(原标题:想要的乡村别墅,改成了红砖清水房!《梦想改造家》翻车?节目组回应)
近日,东方卫视王牌节目《梦想改造家》最新一期节目中,一套花费132万改造的农村房屋遭到了不少网友质疑。节目中,设计师将西北农村一套房屋改造成具有现代艺术气息的房屋,不过,红砖的外墙、没有瓷砖的浴室、镂空的围墙以及采光等遭到了不少批评,网友纷纷为老人家打抱不平,大喊“还钱”。
面对铺天盖地的质疑,今(21)晚,《梦想改造家》发布声明称,目前节目中呈现的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作品,明年开春将继续完善。对于高达百万的改造费用,声明中回应称,改造项目的总花费为132万,节目组和委托人杜伯伯的子女们各承担了一半。
老人家原来的小院子
节目中改造后的房间
《梦想改造家》备受争议的这期的节目中,节目组接到了甘肃白银一对农村老人和其子女的委托。老两口住了一辈子的平房,如今子女众多,希望将原本的农家小院改造成一套体面大气的别墅,不仅看着壮观,住起来也舒服。节目中,老人还特别提出,希望改造的房子有两层。
老人改造前提出的需求
不过,最终的改造似乎并不让观众、网友满意。从节目的呈现来看,房屋并未改造成两层的楼房,设计师非要以“艺术”为主,房子全部都采用红砖设计,且外围的红砖之间还有缝隙。不少网友认为,这在西北的冬天就是一个“冰窟窿”,一味想要艺术性,却忘记了要以人为本。
改造后的卫生间
节目中呈现的厕所和厨房也遭到不少批评。厕所和厨房并未贴瓷砖,有眼尖的网友称:“看到洗手台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哪怕你外面稍微贴点便宜的瓷砖也好啊,这就一个水泥台子……边上还是残缺的,不整齐的,哪怕稍微打磨一下?”
对此,《梦想改造家》今晚紧急发布声明,回应节目在网络上引发的部分争议和质疑:
这一期节目的改造地位于甘肃农村,在项目执行期间始终与委托人(杜兴昌伯伯及其子女)保持沟通,他们也理解和认同在改造上所做的努力。但由于受到西北地区疫情的影响,改造中途多次遭到中断。节目拍摄时改造还未完工,基于当地温度过低,已经无法正常开展施工,部分屋顶和大部分屋内墙面都未完成。因此,目前节目中呈现的事实上是一个尚未完成的作品。在节目录制前已经与委托人一家协商好,待明年开春将继续完善。明年节目的回访环节也将进行持续报道。这次改造项目的总花费为132万,节目组和委托人杜伯伯的子女们各承担了一半。节目组声明
《梦想改造家》声明中称,节目自开播以来,一直秉承和践行着为每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打造梦想家园的理念。本期节目中仍然秉持这个初心,“我们诚恳地接受大家的指正,目前的改造结果与乡村生活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密切与委托人及其子女持续保持良性沟通,同时也进一步结合委托人的实际生活环境,结合网友的建议持续完善装修,给委托人一家,也给梦改的观众们一个满意的交代。”
延伸阅读:
农村老爷爷想要欧式小别墅,结果建筑师花了132万改造被吐槽像“毛坯房”
近日,一档19日播出的家装改造节目引发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度,让不少网友大呼离谱:来自甘肃白银的农民杜爷爷,梦想着住进一套在农村常见的欧式二层小别墅。不过他最后收到的成果却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红砖小院,整个房间都裸露着红砖的外观,就连浴室、厕所都不例外。
而建筑师@TAOA陶磊建筑秉持着不多加装饰的设计追求,几乎只使用红砖的做法,也遭到不少网友吐槽改建后的房子宛如“毛坯房”。整个房子的改造费用高达132万元,绝大部分都需委托人承担,节目组仅提供5000元装金,更是让网友坐不住,喊话建筑公司退钱,认为陶磊为了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业主的个人意愿、生活所需和预算成本。
网友们在弹幕上刷屏“退钱”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生活在甘肃白银黄土高原上的70岁老爷爷杜兴昌,他和老伴40年来一直住在一个典型西北农村院屋。
也是在这里,老两口费尽心力把五个孩子拉扯长大,供他们全部考上大学走出农村。如今孩子们都有了不错的发展,成家立业,三代人一大家子有二十多口人。孩子们也曾劝老人跟他们去城里住,但老两口始终舍不得离开家乡。
今年年过七旬,他们希望有一个牢固的房子能够帮他们抵御大西北凌冽的寒风,住得更舒适一些;当然,他们也更希望建了新房,等孩子们退休了都能回到老宅落叶归根,让这个充满回忆的家再次被大家庭的欢声笑语所充满,“做人有根有底,老家不能扔掉,根不能扔掉,这就是最终目的。”
负责这项改建设计的是TAOA创始人、建筑师陶磊,1976年生于安徽,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现同时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学院。
介绍称,他从1997年正式学习建筑开始,便一直参与中国的建筑实践,秉承设计概念应与社会实际问题统一的设计原则,2012年受到中国建筑传媒奖青年建筑师奖提名。
陶磊的优秀作品图自陶磊公司官网
从他以往的设计作品来看,他是一个热衷于使用原始建材、不对其进行过多装饰,通过光影、材料拼接构造出的空间结构来展示建筑的美感。
陶磊亲自设计的私宅下同
杜爷爷告诉陶磊,其实他对于新房的设想其实很简单,就想要一个农村常见的欧式二层小洋楼,在正式改造前他还带着陶磊去看了邻居家的二层洋房别墅。
陶磊一开始也说得很好,他说自己也是农民家庭出身,18岁以前在农村长大,很懂农村老人的需求。
他还承诺会控制造价,设计出“经济适用”的房子。
结果他的作品一交差,观众都懵了。显然陶磊没有遵照杜爷爷的意愿设计,而是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在为杜爷爷设计新宅时“贯彻到底”。
陶磊在节目中称,他认为混凝土、砖块只要达到有效的建造就是具有设计感的,不用额外的装饰来完成。
因此整个房子造完就是这个样子的——一个几乎完全由红砖垒成,不加任何装饰、包装,完全裸露砖墙外表的建筑:
室内设计也是红砖全部裸露在外,搭配着涂了防水漆的黄木板。
能够清晰看出的是,房子内部走廊狭窄,客厅及厨房都设计得很局促,失去了原本非常优越开阔的视野;而且室内采光也不算特别明亮,到处都透着一股昏暗,更加重了红砖的陈旧气息。
就连卫生间、浴室、卧室的墙面也直接就是水泥和砖块砌完的模样,非常简单粗暴。
很多观众看了节目直呼“我不李姐”,吐槽这房子宛如“毛坯房”,质疑建筑公司偷工减料。但在节目中,这个看似“粗糙”的工程实际上费老鼻子劲了,期间还接连遇到了原材料涨价、疫情封城等问题。
首先在建造过程中,包括水泥、木材、钢筋等在内的建材价格都经历了巨大涨幅,导致基础施工的造价超过了十万元,但考虑到抗震等安全因素,陶磊认为这笔钱不该省。
与此同时,他当时也在寻找一种合适的建筑主体材料。综合考虑美观、实用和经济等因素,这才定下来选择混合使用不同的砖块来做墙面,而整个工程的绝大部分时间、精力和预算也的确都花在了这个主体建造上。
因为一方面,陶磊对砖头的质量、颜色有很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他的设计中还要用到几种不同的砌墙方式,本地工人们都没接触过,要慢慢学,还不一定技术到位。最后工头只能从北京调熟练工来操作,这不光严重拖慢了整个工程进度,在人力成本上的支出也变大了。
而第一批本地工人因为要求高被吓跑了,陶磊还对此非常不满意,认为他们没有“匠人精神”。
就在工程即将收尾的时候,当地又突发疫情,工人、设备、材料全部停在半路,项目只能停工,等到复工就已经是两周以后了。直到节目播出的前两天(17日),房子才终于完工,然而当时还有很多家具仍在运送的路上,房间里直接就是“家徒四壁”。
陶磊要求工人把砖头砌出“花样”来
至于杜爷爷想要的两层楼,陶磊上来就是一句:这里地广人稀,建个两层楼没有必要。
而且他觉得两层楼也不方便,所以试图“引导”杜爷爷放弃这个想法,但如果对方坚持,他也会尊重老人家的选择。
最终整个二楼设计因为造价问题,只在主屋部分得以实现。
就这样陶磊似乎还觉得是自己做出了妥协:老爷子毕竟也是年龄很大,他不像年轻人可以去从头再去学习,了解更多文化。
言下之意似乎就是,老爷子年纪大了,不懂对这种审美,就不跟他较这个真了……
他嘴上说着老爷子年纪大了,但在设计中似乎忘了这一茬。
在以往的类似节目中,只要业主是老年人,建筑师基本都会考虑到增加地灯、防滑扶梯,甚至是紧急求救按钮等适老化设施,但在这套房子里可以说是完全没有。
这幢房子的楼梯、走廊设计都很狭窄且光线阴暗,若是日后老人家要坐轮椅,估计连弯都转不开;而一楼地面又有高高低低的台阶等设计,两个独居老人要是腿脚不便也很容易发生意外。
最离谱的是,杜爷爷原本提出要留一块空地让他能够每年晒孩子们爱吃的枣干,结果这块空地被建筑师安排在二楼天台,不光有斜坡,甚至连个护栏扶手都没有。
到底为止,这幢房子和杜爷爷此前的设想可以说完全是两个东西了,不过节目里杜爷爷一家在收房时表现得还是比较满意的。
然而节目最后亮出的改造费用再度让观众傻眼:200平米的房子改造完毕,竟然高达132万元,其中最贵的部分就是包含砌砖的土建,将近90万元。
根据2018年的报道,报名参与节目的家装每户可获5000元装金,除了品牌方赞助的部分,剩下的费用则需要委托人自行承担,也就是说这笔钱的大头是杜爷爷一家出的。
想到杜爷爷辛苦务农攒了一辈子的钱装了这样一套房子,这让不少观众由衷地想要丢出一张表情包——
很多网友不能理解:“一百多万别说小洋楼了,在农村说不定都能造出个富丽堂皇的小宫殿了”
有人认为老人只是想要一个舒适一些、现代化一点的房子,而建筑师却没有考虑实际,只是在满足自己的设计理念,为自己的设计理念服务,“建筑师在炫技,你可以造一个艺术品,但对于住户来说,却不是实用的。”
这个设计让一些业内人士和同行也直言有些“看不过去”。
你怎么看这个改建项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