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逆周期”战略布局的雄心和风险

2021-11-09 10:48:02

这一周,酒业可以说非常热闹。

11月2日,国际烈酒“巨头”帝亚吉欧正式“官宣”,计划投资5亿在中国修建首家麦芽威士忌酒厂;

同日,枝江酒业宣布拟投资50亿扩产3万吨;

11月3日,国台酒业兼并重组贵州茅源酒业;

同日,联想2.98亿“清仓”酒便利,彻底告别白酒业务;

业外资本败走白酒;产业资本雄心勃勃!

其实,对于酒业这一年的“大扩产”策略,行业的判断是存在分歧的。这里有来自“牛市”的阴影,上一轮的“断崖式”下跌还历历在目;当然,也有上游企业的基于当下“供小于求”现状的扩张,毕竟能看到的成倍增长对产能造成压力......

支持者和反对者都各执一词,这说明行业其实又到了战略取舍的“岔路口”。

茅台“新帅”丁雄军在到任的第5天就提出茅台正面临新秩序重塑期、新格局形成期、新改革攻坚期“三期”叠加的新形势;可见,“龙头”企业判断当前局势是复杂多变的。

从酿酒产业整体来看,今年1-9月,规上企业的总产量增长3.3%,销售收入近6300亿,增长14.89%,上游形势较好;

不过,从宏观经济走势来看,第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相比前两个季度,“破5”表明经济修复在放缓;而从渠道调研来看,即使是酱酒,当下大多数都面临价格“倒挂”和库存高企的问题,“渠道热”高过了“消费热”。

也就是说,从生产企业的层面来看,行业还处于繁荣阶段;但从市场来看,酒业正面临经济放缓期和市场库存期“两期”叠加的态势。

其实,产业上游的繁荣是渠道“蓄水池”的结果,有一定延迟性。在微酒看来,当下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购入股权或扩张经营规模等表面是“顺周期”投资,实际上已进入行业“逆周期”战略布局阶段。

在这个“拐点”上,企业敢于“逆周期”战略布局彰显的是雄心和信心;同样,这也存在不小的风险。

因为,“逆周期”战略更需要企业对宏观形势、市场政策、渠道和消费趋势等都有着很强的综合判断力及应对力。

市场是一把“磨刀石”,平庸的“跟风者”都已倒下,优秀者方能穿越周期。不过,在我们白酒行业,是有少量卓越者的,他们的布局早已经跳出产业周期的限制,而是着眼于品牌和消费需求的判断进行前瞻布局。这才是行业竞争制胜的“不二法门”。


武汉理工大学自考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爱客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热点新闻、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爱客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