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客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热点新闻、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8-29 14:13:01
哈钦斯说:“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就像唐朝诗人王焕之在一首诗中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一个人想要看得更高,站得更远就必须付出努力,而为了得到这个,学习往往是最恰到好处的一条途径。
当今世界发展日新月异,国家同样需要目光长远的发展,人才驱动和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就显得格外重要。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无论在何时,人才都是最珍贵的资源。
近代中国社会列强入侵,日本入侵,国家硝烟四起,山河支离破碎,时局动荡,人才流失严重。“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新中国成立之后,为了改变先前的局面,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开启高考人才选拔,筛选出真正的国家栋梁。
黄晓斌就是一位在高考制度中脱颖而出的人才,他考上了浙江大学医学院,凭借优异的成绩“本硕连读”,但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本硕连读7年的他最后却选择开面包店。
年少经历
黄晓斌是浙江绍兴人,家境普通,但是父母却对他寄予厚望,他们希望黄晓斌可以通过知识改变命运,打破生活阶层的束缚。
虽然很多父母都有着让孩子知识改变命运的想法,但是真正能帮父母达到这个心愿的还是少数人。
幸运的是,黄晓斌就是这样少数的存在,黄晓斌天资聪颖,他在学校里从来都是学习最好的孩子,是同龄人里的佼佼者。
黄晓斌在学习上的天赋从他小学就开始显现,他的父母对此十分欣喜,但是他们又害怕耽误了这样一个优秀的孩子,于是他们拼尽全力给予黄晓斌最好的教育资源,只为了黄晓斌在日后的学习道路上不落后于别人。
所幸黄晓斌不曾辜负父母的辛勤付出,从小他的成绩就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一直都是同学眼中的学霸,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春光不自留,莫怪东风恶”。时间如水,终于到了2006年黄晓斌高考的时候。
高考的这一天,黄晓斌的父母和老师都紧张万分,深怕这位平时成绩优异的孩子高考发挥失利,而对比于老师和父母的焦虑,黄晓斌就淡定了许多。
果然,当黄晓斌的高考成绩出来之后,黄晓斌的父母和老师才知道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黄晓斌考了634分的高分成绩。
高考成绩出来之后,黄晓斌瞬间成为了十里八村的骄傲,可是高考成绩出来了,高考的填报志愿却再次让黄晓斌的父母苦恼不已。
高考的志愿本该是让黄晓斌自己决定,毕竟这事关他之后的人生,但是令人惊讶的是黄晓斌居然并没有关于人生的打算。在黄晓斌这短短的十几年里,他唯一的时期就是好好学习取得优秀成绩,对于未来根本没有规划。
于是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黄晓斌顺着父母的心意报考了浙江大学的医学院。
被浙大录取之后,黄晓斌又凭借自己优秀的成绩被保送“本硕连读”,就是人人都提前感叹黄晓斌会是一个好医生的时候,黄晓斌却又突然改变了想法。
报考了浙江大学的医学院,相当于半只脚踏入了医生的行列,但是人的想法的行为是不可控的,一直迷茫的黄晓斌突然又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开面包店
黄晓斌曾经说:“我一直都找不到自己想要什么,自己该干什么。”他考上浙大的医学院是顺从父母的心意,保送的本硕连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只是这一切对于黄晓斌来说都没有的主观意识参与。
但是在2013年的某一天,或许是命运使然,很多事情出现了转机。一档英国名叫《保罗教你做面包》的美食纪录片闯进了黄晓斌的视野。
本是平平无奇的一部纪律片,但是黄晓斌却很喜欢,他喜欢看纪律片里面包的制作过程,看着面粉变成面团,面团又再次发酵,然后慢慢就变成了喷香的面包。
这个简单又治愈的过程让黄晓斌沉迷不已,于是黄晓斌买了一台烤箱,这时候的他只是出于兴趣爱好想要尝试,但是等到黄晓斌真正的上手操作之后,他就明白——他找到了人生目标了。
面包和复杂繁复的医学内容不同,和冰冷的手术刀也千差万别,在做蛋糕的时候,黄晓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
渐渐地,黄晓斌想自己开一家面包店的想法越发的强烈,他不想自己是三分钟的热度,于是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夜晚他都去思考这件事,去判断自己十分是真的热爱。
经过长达一个多月的思考,黄晓斌最终下定决定,他要开一家属于自己的面包店。
黄晓斌的决定引起了周围人很大的争议,不论是黄晓斌的父母还是导师,对于他们来说黄晓斌会在日后成为一位优秀的医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现如今黄晓斌突然决定要去做一件和医学毫无关系的事情是让他们无法理解的。
对于父母的反对,黄晓斌自有考虑,他告诉父母:在高考的时候我顺从了你们,现在我该做一回自己了。可是黄晓斌的父母还是不理解他,甚至口不择言地对黄晓斌说:做面包只需要初中学历就够了,我们培养你干嘛?
黄晓斌对此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不认为做面包和学历有什么关系,一个面包制作看起来并不复杂,但是想要做好一个面包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无论是揉面的力道还是发酵的时间,又或者是烤制的温度,每一个决定因素都影响着一个面包的口感。
不管父母对黄晓斌开面包店有多么的抵触,黄晓斌还是成功地开出了自己的第一家面包店。
坚持本心
黄晓斌的第一家面包店顺利开业,但是隔行如隔山,黄晓斌并不懂得经营,又缺乏门店的管理经验,生意十分的冷清。
但是这并没有难倒作为一名医学生的黄晓斌,他用极高的行动力和自学能力在很短的时间就摸索出了开店的门道,很快他的面包店有了一定的名气,甚至还有自媒体博主为他宣传。
日复一日,黄晓斌做面包的手法越来越熟练,做出来的面包也越来越得到顾客的青睐,很快黄晓斌就开出了自己的第二家面包分店。
但是随着黄晓斌从一个医学高材生转行变成面包店的店长一事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也听到了许多的流言蜚语,但是黄晓斌说:“每个阶段,喜欢什么就去做,没有什么浪费不浪费,可惜不可惜的。”
小结:
现在的黄晓斌除了自己开店之外,还给城西的绿城和阿里两所小学供应面包,黄晓斌说自己开面包店并不是为了赚钱,他只是希望自己开的每一家面包店都是温暖有趣的,是可以给人带来幸福感的。
正如黄晓斌所说,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特别需要做的事情,而做一件事情,就做到自己尽力为之。
人生苦短,唯有珍惜当下才不算浪费。想做什么或许现在就该去实现,否则到了人生的暮年回想自己这一生只有平平淡淡的流水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