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客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房产家居、教育科研、热点新闻、国际资讯、综艺娱乐、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08-02 18:17:4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7月30日报道从戈壁“征途”重返北京的下午,郎朗烈日下的敦煌沙尘暴冲上了热搜。
壮观的沙尘像电影特效一样席卷而来,人类世界在自然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渺小脆弱。
两千多年前,这个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曾经水草丰美,驼铃悠悠,见证了古老中华帝国跨越千年的兴衰荣辱,又在朔风黄沙中沉寂衰落。
同样不朽且脆弱的,是曾经”隐身”大漠的敦煌莫高窟。
有游客抱怨参观莫高窟有重重限制,要提前预约,要控制游览时间,洞窟内还要限制人数。因为经过千年风霜,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都可能对珍贵的壁画带来伤害。
我们可曾想过,要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些价值连城又脆弱的人类文明瑰宝?
完成玻璃屏风设计改造的莫高窟第428窟
目前,莫高窟第428窟玻璃屏风的设计改造工作正式揭牌完成,第285、323、158窟的相关改造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中。这些玻璃屏风采用了目前全球最先进的博物馆专用玻璃,造价不低,但高通透、不反光、安全性高,在提高游客参观体验的同时,能进一步确保文物安全及科研调查工作的开展。
在这些洞窟的改造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梅赛德斯-奔驰。
莫高窟的当代“守护者”
莫高窟的壁画中有很多“供养人”,他们出资开凿洞窟,供养诸佛,也让工匠把自己画到洞窟里。可以说莫高窟这一千年文化瑰宝的缔造,离不开历代形形色色的“供养人”。
下一个千年的传承与弘扬,则离不开这些艺术杰作和文明宝藏的“守护者”。
梅赛德斯-奔驰就是其中之一。
2019年起,梅赛德斯-奔驰星愿基金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开启了公益战略合作,至今已进入第三年。
星愿基金连续第三年与敦煌研究院、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达成公益战略合作
今年7月22日,公益战略合作进入第三期,并升级为“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保护及可持续发展项目”。本期项目持续三年,时间更长、领域更广,除了持续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还将新增敦煌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及周边环境保护等内容。
第23窟的玻璃屏风改造将纳入进第三期合作的第一年计划中
据介绍,奔驰星愿基金将支持敦煌研究院携手北京理工大学、四川博物院等合作单位,共同探讨如何借助数字技术和交互方式使敦煌壁画中的盛唐建筑实现数字可视化,如何有效利用传统文化遗产为当下美术史研究及壁画临摹提供借鉴和指导等学术话题,为构建敦煌文化价值体系添砖加瓦,也为进一步弘扬敦煌文化奠定基础。
此外,第三期合作将延续前两期在文化遗产保护和青少年文化教育领域的支持。除了持续开展传统文化创新教育活动以外,奔驰还专注文化教育扶贫,通过助学扶志研学营,带领欠发达地区学生深度体验敦煌文化。
随着“新国潮”兴起与文化自信,中国新世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认同逐年增强,敦煌文化承载着时代新使命。
守护心中天地2021梅赛德斯-奔驰全系SUV“征途”再出发
这是梅赛德斯-奔驰SUV之旅“天地即征途”的第八个年头。在短短两天时间理,超过40辆奔驰SUV家族全系车型,伴随我们在甘肃和新疆的交界处,穿越旱峡水沟,掠过雅丹地貌,进入罗布泊以东的苍茫黑戈壁。
这一次,除了G-Class全系,迈巴赫GLS(参数丨图片)600、GLS、GLE插混SUV和轿跑SUV、GLC、GLB、GLA、EQC纯电SUV都系数登场,并且在不同难度的道路上给予了驾驶者充分的信心。
GLBSUV在戈壁腹地大秀“GNA”硬核基因
GLC轿跑SUV邂逅戈壁风光
此行最具挑战的东水沟峡谷越野及旱峡戈壁穿越项目,是越野图腾G-Class的主场。这条穿越路线虽然不如老掌沟凶险,但也基本集齐了碎石、砂砾、溪流、植被、炮弹坑、交叉轴各种复杂路况。因为有强悍的四驱系统、梯形车架的非承载式车身、三把100%差速锁和越野低速挡做保障,作为G63/G500/G350的驾驶员,只要注意选取好路线角度,保护好车辆轮胎,控制好油门就可以了,其他则可以放心的交给这个可靠的大块头。
G级越野车家族涉水穿越
在罗布泊以东的黑戈壁里穿越沙丘,则是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感受。G-Class强大的脱困能力固然让人欣喜,但载着2.5吨上下的重量在绵延不绝的柔软沙丘上行驶,难免不让驾驶者心生踌躇。当然,在迷人的V8声浪中,当沙丘在身后掠过,漫漫沙尘在车旁拉出一道华美的弧线,轻微的滑动挑动着车尾的神经,你会很快沉浸其中,珍惜与每一位SUV家族成员在大美天地中共度的时刻。
为什么是全系SUV产品?
2021年上半年,梅赛德斯-奔驰SUV在中国市场交付的新车数量同比增长45.3%,占梅赛德斯-奔驰在华总销量的四成以上。未来,作为重要的产品支柱,SUV家族将推出更多包括新能源车型在内的产品。
2014年启程至今,探索过滇池传奇,重走过丝绸之路,到达过世界之巅和天涯海角,穿越过茶马古道,也寻访过北疆秘境和华夏渊流,不仅领略了中华大地上的绝美自然风光,更循着历史的车辙感受了东西方文明交流融合的魅力,SUV之旅已进化成为梅赛德斯-奔驰标签化的品牌和产品体验平台。
2021年,梅赛德斯-奔驰SUV之旅为征途赋予“守护”的意义,倡导“在山海的尽头,抵达离心最近的地方,与梅赛德斯-奔驰SUV家族一起,守护心中天地”。梅赛德斯-奔驰笃信,每一次旅程的意义不仅仅是探索,更是在旅途中发现本心、收获成长,并为实现更美好的世界而做出的努力。
事实上,多年来“守护”中国的传统文化,正是梅赛德斯-奔驰在公益领域的发力重点之一。自2007年起,梅赛德斯-奔驰便携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开启“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管理项目”,保护绿水青山;目前项目下共计与13处世界遗产地直接开展合作,辐射至225万公顷面积领域。
过去十年,梅赛德斯-奔驰在公益领域的累计投入超过2.4亿元,惠及人群超过150万人。从‘自然之道’延展到‘人文之道’,到如今不懈探索奔驰的‘责任之道’,作为中国社会的一份子和负责任的企业公民,奔驰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梅赛德斯-奔驰也在该过程中,不断在发展中融入中国文化,被业界称为“最懂中国文化的德国品牌”。
奔驰的“心所向、驰以恒”就是来自屈原的《离骚》。奔驰在营销推广方面也与中国文化紧密切合,发布会中各种中国古典元素的运用、茶道、川剧变脸等等,产生了很多奇妙而让人津津乐道的“化学反应”。
要赢得市场,首先要尊重市场。不论是守护中华文化瑰宝,还是努力融入和了解中国市场、与中国消费者在文化和精神层面进行沟通,梅赛德斯-奔驰一直在努力。
“这是奔驰对中国市场的尊重,也是对中国消费者的重视”。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销售与市场营销首席运营官段建军这样说。
全面电动,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此次旅途中,梅赛德斯-奔驰还带领媒体对莫高窟风沙防治麦草方格沙障项目进行了实地体验,全新启动的三期项目将敦煌莫高窟周围的自然环境保护列入公益支持的重点领域。风沙防治麦草方格沙障项目不仅为敦煌莫高窟地区文物及其赋存环境带来有效的保护,同时也对西北风沙地区的文物古迹及重要经济设施的保护起到示范作用。
地球是万物绵延的家园,我们必须心存敬畏之心守护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
为全社会早日实现“碳中和”的宏伟愿景,梅赛德斯-奔驰不仅推进可持续生产运营举措,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也在加速自身电动化转型并推出更多富有竞争力的纯电动产品及插电混动产品。
EQC纯电SUV穿越旱河道
GLE插电式混合动力SUV以双核动力驰骋苍茫戈壁
此外,梅赛德斯-奔驰的零售网络也供应来自腾势品牌的电动化产品,包括腾势X的插电混动及纯电动版本。今年,全新EQB、EQA两款纯电SUV将进入中国市场;未来,纯电的EQSSUV和EQESUV也会陆续登场。
2025年起,所有新发布的车型架构将均为纯电平台;2025年,梅赛德斯-奔驰将发布3个纯电车型架构平台。梅赛德斯-奔驰还将在条件允许的市场,为2030年前实现全面纯电动充分准备。
由“电动为先”向“全面电动”的转型,梅赛德斯-奔驰不仅体现了对重塑汽车制造方式的决心,更代表了其对未来和可持续发展的布局和思考。
结语
守正创新,传递薪火。
不论是从积极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事业、支持自然环境保护,还是在汽车行业百年变革中加速向全面电动转型,都能看到这家百年车企对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断追求。